扎心的“隐形贫困人口”映射下的当代消费观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余热未退,大家对于“穷”这件事又有了新的领悟,

比如换一个更高级的说法“隐形贫困人口”。

315投诉网_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隐形贫困人口”特指那些看起来每天有吃有喝,朋友圈光鲜靓丽,生活格外精致,但实际上非常穷,口袋空空如也的人。对于他们而言“吃土”是常态,在生活享受的道路上拿出十八般武艺、拼尽全力。“隐形贫困人口”看似是自嘲、戏谑,但却也是现实和无奈的反映。可以说是相当扎心了。


对此,网友们纷纷认领并表示说的就是本人没错了。


伴随着2018年第一扎,这个为调侃而生的热词从中却折射出消费文化的爆炸式发展、消费预期的代际变化以及“贫困线”背后的心灵曲线。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

这种很能花钱但没有钱花的现象并不新鲜,其实就是对应了许多年前说的“月光族”和“啃老族”。明明消费能力不够,但消费起来却毫不手软!

315投诉网_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非理性消费、收入与支出不对等、缺乏理财意识是“隐形贫困人口”出现的主要原因。本来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消费经常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为享受高级生活而导致的贫穷,不免有些无病呻吟。所以,所谓“隐形贫困人口”更多是自我消费不节制所造成的——不是没有钱,只是花得多而已。


现今的中国,金融创新的力量不容小觑,芝麻信用、京东白条、各色小额消费贷,“不动声色”地推动了超前消费,有经济学家已经开始担心,一个高储蓄的中国正慢慢走向个人消费的高负债。对隐性贫困人口的问题,也有不少人表示对其潜在危害的担忧: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生理想的失重与个人主义的抬头,社会“物质享受”被过分宣扬。拜金主义的兴起,以含金量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对优良传统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似乎与高消费、高享受的追求显得格格不入。


因此,在社会政策上除了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社保力度,保证医疗保险和强化失业救济以外,还应该为他们灌输正确的理财观念。引导注重精神追求,树立起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符的人生观、价值观。

315投诉网_理性消费

消费保,免费处理消费投诉的公益平台!

评论 0
小程序
消费保小程序
APP
消费保APP下载
公众号
消费保微信公众号
反馈
客服
投诉业务专属客服
商城清洗业务
专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