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医务人员依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

近几年,网络直播兴起,不少医生、护士成为网络红人。少数医务人员依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副业收入甚至超过了主业。

 

有一位网红医生的直播间里,凭借医生天然自带的光环,售价不足百元的玻尿酸,一晚上的成交量达到了200万元,一个晚上直播带货的佣金收入就超过10万元。

 

然而医务人员直播带货与普通人直播带货有着显著的不同:一是医务人员的身份特殊;二是直播带货商品以医疗相关产品为主。

 

如何看待医务人员依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

 

医生想当网红博主,想直播带货,都并无原罪。然而,“利用职务之便直播带货”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实中,一些医生放弃操守,或是用“专业权威”为某些可疑商品站台背书,或是暗示、引导自己的患者去直播间下单消费,凡此种种都可视作“职权变现”“以权谋私”,非但是打擦边球,而根本就是越界踩红线了。某些医务人员心心念念为走红,不是想着治病救人,而是执迷于接单“恰饭”。唯利是图,难免失了医者仁心。

 

另一方面,医务人员直播带货本末倒置,有碍形象。在公众眼中,医生是神圣的职业,医务人员相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应该是他们的主业。一名医生如果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直播带货上,很显然会影响主业。

 

医务人员直播带货,也会增添自身的风险。众所周知,医务人员直播带货往往会和药品、医疗器械有关。而《医师法》第三章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医师应当使用经依法批准或者备案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采用合法、合规、科学的诊疗方法。所以医务人员直播推销的医疗相关产品不同于普通的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使用不当发生事故,医务人员很可能会承担更大的责任。

 

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近日印发通知,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医疗领域乱象治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惩治“红包”、回扣等行风问题,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

 

如何看待医务人员依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

 

与吃回扣、收红包相比,医生直播带货似乎没有什么危害,但同样事关医德医风。正因如此,医生直播带货行为在不少地方已经被明令禁止。此次九部门下发通知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明确要严肃查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身份之便直播带货,实际上就是给所有医务人员下了一道直播带货禁令。这既是对医务人员的关心爱护,维护医务群体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有助于让医务人员安心做好主业,回到治病救人的轨道上来。

 

在消费保平台上也有不少关于医护直播的投诉,网友反映多集中在短视频平台审核不严、医护涉嫌涩情直播等。相信九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能为网络环境监管起到一定作用。“生命健康权不容践踏”,如您遇到类似直播,不妨发起举报、投诉,共同净化网络直播环境。

 

如何看待医务人员依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

 

去年11月22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对外通报一起特大医药“套路卖”诈骗案。在该案中,骗子以合法公司为伪装,组团假扮“老中医”,通过夸大药效等手段骗取10余万患者的信任,大肆敛财3亿多元。

 

现在网络直播平台充斥大量利用病患“求医心切”而招摇撞骗的“老中医”,很多不具备行医资质,还有年轻小伙子假扮的老中医,病人花大价钱购买到的“特效药”其实都是代用茶等等,专门向老人下手,套路多多,请大家擦亮眼睛,警惕打着医护幌子的新型网络诈骗,如有不适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医护人员跟上短视频直播时代步伐,本身不是坏事,关键是如何用好短视频直播。医护人员如果是通过短视频直播宣传普及与岗位相适应的医学健康知识,对患者及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这既符合大众的需求,也是执业医师的义务,还能变相增加收入,一举多得。

 

疫情之下,我们对那些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心存感激,白衣天使不容侵犯,向负重前行的医务人员致敬!

评论 0
小程序
消费保小程序
APP
消费保APP下载
公众号
消费保微信公众号
反馈
客服
投诉业务专属客服
商城清洗业务
专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