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浩MOUNTAINHARDWEAR官方客服电话是多少?如何投诉?

一、山浩MOUNTAINHARDWEAR官方客服电话是:024-31507016

 

二、山浩MOUNTAINHARDWEAR网上投诉方法:

  1. 进入消费保网站,点击「我要投诉」;
  2. 选择投诉对象是山浩MOUNTAINHARDWEAR;
  3. 填写投诉内容,注意这里要超过30个字,尽可能准确表述您遇到的问题;
  4. 选择「投诉问题」和「投诉诉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5. 填写完成后,点击下一步,进入补充信息填写界面;
  6. 在这一步根据提示,完善相关信息即可,如果有山浩MOUNTAINHARDWEAR相关的图片证据、证明资料,建议上传;
  7. 信息填写补充完毕后,点击提交即可;
  8. 提交成功后,需要消费保平台审核,一般24小时内审核完成;
 
      消费保投诉:山浩MOUNTAINHARDWEAR快速投诉入口
 

三、山浩MOUNTAINHARDWEAR介绍

MountainHardwear(山浩),顶尖户外品牌之一,其产品以顶级材质,创新设计、精湛的做工和一流的裁剪著称,尤其是硬壳服装,被视为户外品牌中的引领者。总部在美国。       MountainHARDWEAR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在亚洲越南印度等地亦有代工厂。主要产品包括户外服饰、帐篷、睡袋以及背包系列。1993年,JackGilbert是另一户外装备品牌——SierraDesigns的主席,而SierraDesigns当时正值水深火热之际。JackGilbert担心新股东会把他和一班好战友拆散,于是便和其中八个同事尝试将公司买下,但经过多番尝试后始终未能成功。幸好,好消息最后在万圣节那天传来,投资者给予他们机会创立新公司。于是Jack便把握这绝佳时机去实现梦想,创立MountainHardwear。但他们只剩90天准备那年的冬季户外活动用品展。即使办公室里只有几张折台和塑料椅,但凭借JackGilbert及另一创办人PaulKramer在户外用品市场超过20年的经验,再加上其它同事在产品设计上的努力和市场上的影响力,MountainHardwear最终获得认同。这全因为唯一的一个机会。尽管市场能够容纳次等产品,但这绝不会是MountainHardwear的做法,因为我们知道当初的机会得来不易。新西兰,令我们得以继续倚靠对户外用品及市场的经验和热诚,每年推出创新、适用、并且物超所值的新产品来回馈所有用家。1994~1995年由于产品质素和口碑良好,所以直至今天它们的改良版本仍然在生产线上出现。虽然当时产品系列不算多,但MountainHardwear首年已获得纯利润130万美元。1995年,MountainHardwear的春夏季生产线上已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包括市场上首个拥有UVX天窗的全天候帐篷、超过12款睡袋、Gore-Tex®外套和裤子、专为极地旅程而设的AbsoluteZeroDownParka、Suit、一系列抓绒外套以及MountainHardwear第一代快干T恤——AqueduCT。趁着当年登山季节的开始,MountainHardwear邀请著名登山家EdViesturs测试产品。Ed曾经许下宏愿,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功登上全球14座高度超过8,000米的山峰。之前Ed已经在没有使用补给氧气的情况下,成功攀上其中4座。如同五年后支持Babu一样,MountainHardwear支持EdViesturs的原因,也是全因为他的热诚、谦恭和毫无架子的性格,令彼此之间的合作十分愉快。Ed在五月份从西雅图来到MountainHardwear总公司,和设计师讨论了一个星期后,便穿著MountainHardwear的装备登上珠穆朗玛峰;之后在九月又登上卓奥友峰(ChoOyu)。两年之间,MountainHardwear已由加州一间小公司,变成能够立足于世界巅峰的户外用品品牌。往后MountainHardwear亦把握了难得的机会和RobertLink合作。凭借丰富的经验,Robert一针见血地指出MountainHardwear于产品及设计上的优劣之处。Robert七岁时已登上位于华盛顿,高达12,276呎的MountAdams。到目前为止,他已成功登顶这个山峰多达280次,他还攀登过南美洲的Orizaba、Chimborazo、Illimani、Cotopaxi及Aconcagua,还有喜玛拉雅山脉的干城章加峰(Kanchenjunga)、珠穆朗玛峰与卓奥友峰等。基于Robert和MountainHardwear的密切关系,促使了MountainLink于1999的成立。目的是为MountainHardwear的员工、分销商和世界各地的顾客提供远征世上最高山峰及最险峻环境的信息。换句话说,即是MountainHardwear产品的设计目的和使用地点。Robert说:「创立MountainLink的原因是令大家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感受到那份刺激的感觉。『Link』这个取名方式并非因为它是我的姓氏,而是连系着MountainHardwear和大家的共同理想─探险地球上最高、最原始的地方。」导游公司随处可见,但和户外用品公司共同合作的却非常罕有。这再一次证明,MountainHardwear喜欢突破界限,以顾客利益与惠及大众为最终目的。1996~1997年对于人类登山历史以及MountainHardwear来说,1996年永远是非常特别,甚至称得上是震撼的一年。1996年年初,Ed致电MountainHardwear位于加州的办公室,说他会联同另一支探险队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将会使用70毫米摄影机拍下记录片,并在银幕差不多有7层楼高的IMAX电影院里播放。MountainHardwear只有不到六个半星期去设计并制作探险队需要的装备,包括一个软蓬来为DavidBreashears的摄影机抵御变化莫测的高山天气。这也是MountainHardwear首次为机器设计保护装备,这个挑战最终在3月14日出发前几天顺利完成。天气十分恶劣,探险队被迫返回二号营地(BaseCAMPII)等候较佳天气的来临,然后再向顶峰进发。尽管登山人士已经作好了十足的准备,但是高山上的气候变幻莫测,结果珠峰刮起了罕见的大风暴,探险队被迫暂时放下拍摄工作来帮助营救被困的登山者。虽然探险队已尽力营救,但悲剧最终还是导致其中八名队员死亡!而生还者的脑海之中,仍时刻记着珠穆朗玛峰冷酷无情的巨大力量。探险队最终于十三天后成功登顶,完成所有的拍摄工作。但是MountainHardwear的员工并没因此而感到兴奋。悲剧带来的伤感和沮丧令他们决心要为登山者制作最出色的器材,不容许再有任何意外令他们丧生于极地之中。这份决心和精神令他们设计出GoreWINDSTOPPERJacket和膝盖部位加上伸展区域后仍能维持原本重量和体积的CrazyLegs睡袋。同年,EtherealParka也为MountainHardwear首次嬴取由Backpacker杂志所颁发的「编辑之选」大奖.科技发展1997年这一年对于MountainHardware可算是较为平静的一年,这指的是生产线增加了9款新帐篷、全新底层衣物系列以及给帐篷悄悄地进行了一次革命。新的革命性产品名叫TensionShelf(拉力片)。和其它MountainHardwear的发明一样,新产品强调的仍是简单易用。只需把轻巧的TensionShelf扣上帐篷杆,便能大大提高帐篷的整体坚固度。首席帐篷设计师MartinZemitis和PaulKramer当然知道通过增加帐篷杆的体积和数量、运用多点三角划分设计及稳固点都能够达到相同效果,但这些方法都必定会增加帐幕的重量而使它变得笨重。最后他们发明了TensionShelf,透过加强帐篷内部的拉力部份,使帐篷的平衡和稳定程度得以大大提高。其实在MountainHardwear发明TensionShelf之前,已经在服装材质上获得重大突破–开发独家使用的Conduit™防水透气薄膜[以前称作StormLight]。它一出现便和MountainHardwear的螺丝帽商标一样,深入民心。最初Conduit™只用在三款睡袋之上,之后五年,超过30样产品包括睡袋、外套、手套和帽子都已经用上Conduit™以及轻量版的ConduitSL™。1998年MountainHardwear没有满足于现状并尝试把设计和材质的技术运用到手套上。设计部因而被扩大,并设计出一系列可以在不同天气下使用的手套。三月份,DavidBreashears在珠穆朗玛峰拍摄的记录片开始上映。由于拍摄期间发生的悲剧,令到很多登山者和未能到达珠穆朗玛峰的普罗大众慕名而来。看后他们无一不感到惊讶、鼓舞和敬畏。Conduit™睡袋系列的成功,证明分销商和用家已肯定了它在功能和市场上的价值。到1998年当MountainHardwear把Conduit™伸展到旗下的服装系列上,再加上Altitude外套以及防水裤,令到订单峰涌而至。为什么MountainHardwear能如此成功?有人说是因为时来运到,也有人说是归结于精明的生意策略。但不能否定的是产品的质素对公司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实以上的原因都没有错,但归根究底是因为MountainHardwear拥有一班全心全意的人员,包括出类拔萃的登山家,例如BabuChiriSHERPA、EdViesturs、RobertLink、SueNott、JonBowermaster、EricWeihenmayer、CandaceCable、BruceCornell及MikeLibecki,拥有杰出创意的帐篷天才MartinZemitis和服饰魔术师IngridHarshbarger、CherylKnopp和CarolOwen,以及一班计算机人员、仓管员、客户服务员以及销售与市场部的同事。努力向前年MountainHardwear在美国国内已经开设超过500个销售点。产品还出口到亚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新西兰、南美和俄罗斯。纵使MountainHardwear能够与世界级的户外用品分销商如rei及Galyan’s等合作,也并没有减低对较小型分销商或专门店的注意力,因为每位在那里工作的员工都喜欢推荐自己使用过,并且是货真价实的产品。美国佛蒙特州OnionRiverSports的老板AndrewBrewer说:「他们只会强调一样东西,就是功能、功能和功能。不会只是为了增加销售额而胡乱推销,因为这些原因,他们才深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这份尊重是相互的。简单来说,没有他们对这个行业及户外活动的热诚,大家肯定不会看到今日的MountainHardwear。1999年当世界各地正为千禧年的到来而雀跃万分时,MountainHardwear敢于创新的态度此终如一。新系列Mountainwear可算是公司其中一次最成功的设计,而整个系列的出现也是MountainHardwear的重大革新。它为自助旅游者、登山专家、旅游和远足人士及任何一位有需要的用家提供美观和赋有专业功能的衣物,使MountainHardwear的产品做到内外兼备。其中PackPant深深吸引着BackpackerMagazine的编辑,结果MountainHardwear因此再次荣获他们的「编辑之选」。当Mountainwear被推出市场后,便受到专业登山者的青睐。SueNott、JimmyChin、MikeLibecki和BruceCornell便穿著它们分别攀登过上秘鲁的CordilleraBlanca山区、Karakorams、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山脉和乘坐伤残人士自行车骑越美国西部的ContinentalDivide。这7年间,MountainHardwear从只有9个员工和几张折台的公司发展成为跨国的知名户外用品及服装品牌,销售额也增长了15倍。凭借和顶尖登山者与运动家的合作,MountainHardwear和他们一起到过可能是地球上最荒芜、最原始和最险峻,并可能足以媲美月球的地方。开业初期,大家充满期待与盼望,而且定下的目标都远比预期提早达到。但是如果没有坚毅的决心,MountainHardwear并不可能在今天仍能努力不懈,为用家不断研制新产品。2000年这一刻,MountainHardwear似乎已能掌握到应走的方向。生意上了轨道,产品销售情况理想,顾客也相当满意,同时在这混乱而且充满挑战者的市场中,找到了定位。但我们深谙成功与自满往往是进步最大的敌人,况且MountainHardwear还有许多理想还未达成。于是MountainHardwear通过扩展Mountainwear的生产线来制造更轻便和透气的新系列─Canyon、两个更精巧和易于携带的帐篷及两个可被改装的全天候帐篷。另外,MountainHardwear也从自助旅游者的观点出发,制造出双层睡眠垫。MountainHardwear在千禧年的另一个杰作便是TempestSL。由于用上特制的NylonRipstop和MountainHardwear专利的ConduitSL™薄膜,加上内层用上MICROFLEECE,达到高度拨水以及防风的功能。Tempest系列使得轻便和容易收藏的外套重新定位。在MountainHardwear的运动专家严谨测试下,认为Tempest是冬季大运动量的运动的最佳选择。当设计师正为他们所梦想的新作品而埋头苦干时,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也在尽力把自己以及MountainHardwear的产品推向极限。SueNott成功登上印度东北部,高达21,000呎的圣山Shivling。MikeLibecki在巴芬岛(BaffinIsland)和中国西部闯荡五个月后带着奇异经历回来。而出色的伤残运动员CandaceCable骑着她的手动三轮车完成横越美国的壮举。虽然当中每一项挑战都极其艰险,但却是所有MountainHardwear的运动家所追求的。2001年睡袋产品只能在舒适或者易于收藏中两者选其一。MountainHardwear一如既往,不会只依着方程式做事,并认为总有办法把这两种特点溶合起来。结果发明了QuantumExpander,在睡袋右边加上拉链设计来上下增加8吋的膨胀空间,与此同时,重量却几乎维持不变。当拉链打开时,睡袋空间及空气流量随即增加,令它的舒适度在同级产品中独占鳌头。当拉链被拉上时,它便成为一个温暖的安乐窝。用家可选择600-fillpower羽绒或Polarguard3D化纤两款保暖物料,每款督用上专利的ConduitSL™防水布料。MountainHardwear睡袋除了因此更加受到用家的爱戴之外,又再次得到令人羡慕的Backpacker。除了Quantum睡袋的创新外,MountainHardwear也在分层服装的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应用在2001年的新产品上。与戈尔公司共同研发的WINDSTOPPERN2S薄膜,取代传统分层穿衣的概念。WINDSTOPPERN2S®薄膜能够完全防风,再加上内里柔软的快干布料,令Transition系列在全年不同的气温变化下仍然适合使用。2001年还有一项更重大的喜讯,5月25日MountainHardwear其中一位运动家ErikWeihenmayer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第一位登上地球最高峰的失明人士。在返回的路上,他说:「无论我们是否失明,都应该尽力发掘世间一切美丽和新奇的事物。无论我们在攀登寒冷的高山,还是在温暖的家中与小孩玩耍,只要肯寻找,幸福的事物就在你身边。」2002年比起其它品牌,MountainHardwear更加能够表现出不受局限、勇于创新的做法,设计出领导业界的产品。2002年推出的全新服装系列—MountainPerformance,用上快干衣料和贴身的剪裁,适合进行各种不同的活动,例如:越野跑、攀岩、山地自行车、远足、甚至于一般的户外活动。春去秋来,一年复一年,永恒不变。MountainHardwear每季都为生产线加添新成员。而2002年秋季服装里加插了可能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令人震惊,专为雪地活动而设的3-LayerConduitRecon外套。功能方面,手臂上方的无缝粘贴设计袋口,可放置对讲机;弹性布料令进行活动时更方便,拉链更是100%防水。三层式的Gore-TexXCR®FTXMithralParka更称得上是MountainHardwear史上最强的战衣,也为RMI所指定选用。而另一系列Epic则代表着轻盈和防水透气,其表面经过Microporous技术处理,令到手感象丝绸一般的柔软。Ascent系列的生产线上亦多了比较轻便,但不失实用性的VisionJacket。此外,Alchemy防风保暖外套无论在柔软度、伸展度、防风度及透气度上都为传统硬身外套带来新标准。如今MountainHardwear带着热情和革新的态度,趁着十周年庆典送给用家一份礼物,世界上首个加入无缝粘贴技术的睡袋,并用上防水的ConduitSL™布料─SpeCTreSL。它成功地击败其它对手,为MountainHardwear再度夺得Backpacker的「编辑之选」。MountainHardwear有着持续的热情和坚持革新的态度,使用防水布料SpectreSL制作的世界上首个无缝粘贴睡袋,,成为一体式全天候超轻帐篷的先驱,利用CROSSFlow通风系统,在透气度上再下一城。Synchro外套首次在防水面层加上坚固而有弹性的热压胶条,令这系列的衣物代表了防风保暖外套的真正突破。凭借这项创新的设计,Synchro获得欧洲最大型的户外运动用品展览(ispo)。Vieturs登上南迦巴尔巴特峰(NangaParbat),之后只要登上AnnaPurna的顶峰便能够完成壮举─在没有使用补给氧气的情况下,征服地球上所有高度超过8,000米的山峰。
沈阳联维同创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