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外卖”只有外卖小哥有责任吗?

近日,湖北武汉的王先生遭遇了可怕的一幕:外卖骑手送到门口的7道菜中,有6道不是下单的商家提供的。骑手甘某回应称,通过买1个真菜6个其他一些店家的“假”菜,再附上假水单,通过这种方式挣取“外快”。


QQ截图20210324173101.png


外卖骑手一份份“跑腿钱”挣得不容易,所以公众都在关注外卖骑手的权益受保护,可此时竟有骑手干起昧良心的勾当,实在是给骑手这个群体抹黑。根据骑手的解释,显然已经难以自圆其说,通过网络视频数据回放看他熟练的操作,就明白此举应非首次,有此行径的也许还不止他一人,又有多少顾客被蒙骗。出现这种情况,除了骑手缺乏自我道德约束外,外卖平台准入门槛过低、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不足、缺乏统一的专业培训、监管不力等,也使得配送途中的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一、平台的责任

外卖哥不走正道,恐怕平台规则有漏洞。根据饿了么客服,客户下单时,平台只收取跑腿代购费,然后和骑手结算;购买货物的钱由骑手支配。这就意味着钱和单子不是直接发给平台上驻扎的商家,而是发给外卖骑手。于是,骑手便耍了一个小聪明,做了一顿“1+6”的真假饭。抢单后下单的机制给外卖骑手留下了买假菜的时间。

涉事外卖骑手可以从中进行获利,他是罪魁祸首,不容置疑。不过,平台发展真的就是没有社会责任吗?肯定自己不是。消费者从你们学习平台下单点餐,外卖骑手从饿了么平台公司接单送餐,商家却拿不到消费者的购物详单,这岂不是更加明显的信息管理盲区?这样的信息技术盲区,恰好给外卖骑手掉包提供了可乘之机。退一步,就算我们此处主要事件饿了么无责,但如果饿了么平台已经不想方设法补全漏洞,不用一个透明的机制扫亮信息服务盲区,那么,类似的事件研究还有一些可能导致发生。

商家和骑手之间的信息障碍就是这个问题的根源。显然,如果消费者、送货员和平台都能清楚地看到信息,那么送货员就很难把食物从 a 送到 b,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当然,这个平台的弱点不仅仅是缺乏信息,还可能有其他的缺陷。


QQ截图20210324172900.png


二、增加监管力度

这个事件归根结底凸显了市场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骑手收入、平台利润与顾客权益之间的平衡,从根本上反映了餐饮市场运营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没有外界的干预,各主体可能为了利益最大化而互相伤害,互相挤压。要防止此类问题,需要外部监管体系的配合。这种监管,一方面需要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从而迫使各个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需要引入政府干预,建立合理的市场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各种信息网络订餐风潮大热的今天,对于健康的行业工作环境,职业道德操守,平台规则与市场经济监管作为一个国家都不能少,只有将自下而上的市场竞争活力与自上而下的市场风险监管结合使用起来,让用户、资本、服务与规则结合得更加具有紧密,才能打造成为一个社会规范、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外卖市场。


消费保315投诉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