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手机APP广告信息难以关闭、侵犯个人隐私、诱导点击等问题屡禁不止,给手机用户带来很多的困扰。手机应用广告混乱会带来哪些风险呢?如何控制混乱,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权益?
打开一些手机应用时,会遇到弹出广告,但想关闭却找不到按钮;有些弹出窗口显示网络故障,但点击查看后,会跳转到广告页面;在某电商APP上浏览的产品,在进入其他APP时多次收到类似产品的广告,手机app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出现的弹出广告也给用户带来了困扰。
针对广告用户强烈、投诉较多的是手机APP诱导用户通过点击跳转、弹窗广告难以关闭等违规行为。虚假会诱导点击、滥采滥用个人数据信息,某些手机APP广告侵犯用户通过权益。当你打开一个应用程序,弹出信息标识几乎看不见,手机广告无法关闭或退回。大多数移动应用在使用时都会弹出广告,有些广告没有‘关闭按钮’。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自行关闭。有部分广告入口关闭选项被隐藏,关闭过程繁琐,用户难以发现,有很多这样的应用已经严重影响到用户体验。
弹出的广告各种各样,“内存满,立即清理”、“电池过热,立即降温”、“拦截木马,立即查杀”、“你有100元。”《话费补贴,请领取》等,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去诱导用户点击,实则把一些未经批准的产品推给用户,甚至是非法内容,这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某些智能手机APP滥采滥用个人数据信息、侵犯消费者对于隐私。当用户在一个手机APP中点击某类广告后,会在其他手机APP中接收到大量相同类型的广告,涉嫌侵犯网络用户隐私权。APP广告乱象损害了用户体验,破坏社会网络信息服务管理秩序,潜藏的风险不小。某些智能手机APP违背用户使用意愿肆意下载安装或开启第三方数据应用,侵犯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和隐私安全,必须不断加力度治理。
手机APP广告乱象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安全和知情权。根据《广告法》第四十四条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页面上以弹出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标注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针对手机APP广告乱象,有专家表示,仍须从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执法、完善社会救济机制建设等方面发力,不断发展加大对违规广告的整治力度。
从保护中国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应推动发展完善我国手机APP广告侵权救济机制,建立、畅通用户进行投诉渠道,完善对被侵权消费者的救济服务。针对因广告中虚假内容所引发的人身、财产安全技术风险,可积极主动探索消费者通过广告安全社会保险企业制度,做好消费者对于相关法律权益的保护。不断深入,增强和提高用户感知,保障用户正常使用移动APP,促进投放屏幕广告,健康规范发展。为广大用户创造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清洁的环境。
消费保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