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崩了!曾经炒至过万……“黄牛”悔哭:根本没人接盘!投诉潮持续爆发!


Image


曾因 LABUBU 刷屏的泡泡玛特再掀舆论潮 —— 昔日被黄牛炒至上万的热门款,如今在二手市场深陷跌价潮。如LABUBU怪味便利店搪胶吊卡从4000元跌至400元左右,部分大娃、隐藏款逼近甚至跌破原价,与此前“一娃难求” 盛况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泡泡玛特股价在8月26日创出339.8港元/股的历史新高后,也一路下跌。9月8日甚至大跌7.5%,跌破300港元/股。


然而,二手市场价格和股价双跌背后,泡泡玛特相关的消费投诉量却大幅攀升。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共受理泡泡玛特相关投诉 2954 件,累计涉诉金额超 205.86 万,有效投诉解决率仅达5.62%。价格神话破灭的背后,是品控问题频发、售后拖延、消费者信任度持续下滑的严峻现实。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泡泡玛特全线暴跌

“黄牛”悔哭无人接盘




曾经“一娃难求”的LABUBU,目前二手价正在全线下跌。


8 月 28 日,泡泡玛特第四代迷你 Labubu 系列线上发售,开售首日便引发抢购热潮,多平台商品迅速售罄。二手平台整盒(14 只)价格一度飙升至 3200 元,隐藏款成交价逼近千元。部分卖家通过“代抢”服务将单价炒至300元,整套代抢费用甚至高达2699元,较官方原价翻倍。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然而,热度并未持久。近日,得物 app 平台数据显示,迷你版 Labubu 成交均价为 107 元,整盒价格已回落至 1446 元,较发售前期大幅回落超 50%。


根据千岛潮玩平台数据,发售后一周,第四代LABUBU的二手价格开始普遍下跌。整端二手价为1400元至1850元不等,“I”和“N”等相对冷门款式的二手价已经下滑到81元。


不仅新品价格下跌,旧款LABUBU也难逃此劫。原价594元一端的第三代“前方高能”系列LABUBU,整端成交价目前在600元至700元之间,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整端回收价还高达1380元。


此外,泡泡玛特旗下五大 IP 之一的 SKULLPANDA 新品价格也在二手市场遇冷。9 月 5 日官宣的不眠之夜系列毛绒公仔挂件,单个价格159元,其中9个普通款中有 6 款低于原价,最大价差 42 元。


有粉丝表示,前两代129元的售价已经很贵了,此次新品像是换了个皮肤继续卖,缺乏诚意,且价格较前两代上涨了30元,令人难以接受。


Image

SKULLPANDA不眠之夜系列二手平台价格


据封面新闻等媒体公开报道,面对如此剧烈的价格波动,部分黄牛已在社交平台宣布调整策略,表示“暂缓收购Labubu系列,因全盘价格大幅回落,需观望市场企稳信号”。“现在不是收不收货的问题,是根本没人接盘。”


一个资深黄牛余女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从事潮玩转手已经两年了,LABUBU一直是硬通货。但这次市场反应完全出乎意料,我手里还压着三整端没有出手,估计要亏好几千。”




泡泡玛特投诉攀升

售后服务、品控问题成重灾区




在市场降温同时,泡泡玛特在消费端迎来 “投诉潮”。


据消费保数据,2022年至2025年8月,投诉量从128件激增至680件,增长超过4倍,年均增长率超100%2025年截止到8月31日,投诉量(680件)已超2024年全年,且当前还在持续增长。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分析泡泡玛特主要投诉问题,退款纠纷(23.99%)、售后服务欠缺(20.35%)、霸王条款(14.84%)成为投诉问题前三,合计占比近六成,成为其投诉重灾区。此外,发货纠纷(9.40%)、虚假宣传(7.26%)、商品丢失/损坏(7.12%)等也较为突出。


Image


记者在消费保平台搜索发现,不少退款纠纷、售后服务问题均指向泡泡玛特品控问题。


近日,徐女士(化名)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2025 年 7 月 15 日,她在微信小程序 “泡泡抽盒机”购买了泡泡玛特盲盒skull panda光织园系列隐藏款“花园”。据官方介绍,该款产品身上的花朵使用了光变刺绣工艺,遇到紫外线会变色。


Image

泡泡玛特官方天猫旗舰店产品介绍


但徐女士收到货后发现产品有不少瑕疵,如“头部接口裸露”、“秃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隐藏款并不像宣传那样花朵会变色。


因为种种瑕疵问题,徐女士先后换货八次,但均为解决其问题。徐女士表示:“商家要么涉嫌虚假宣传,要么就是品控不过关、销售次品。”徐女士要求其继续换货,直到“换到没有质量问题的为止”。


Image

徐女士换货记录


在社交平台上,类似因变色问题换货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有人直言 “越换越糟心”。


Image

网友分享隐藏款变色对比


孙女士(化名)也遭遇了品控和售后问题。孙女士讲述,她于8月15日通过预售购买了labubu盲盒,9月4日收到商品,发现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后,退回三件,并对一件申请换货,随后按照售后要求上传了照片、视频等凭证。


Image

孙女士准备换货的labubu


孙女士表示,平台最初承诺48小时内审核,后又改为72小时内审核,通过短信回复结果,但截至申请第六天,她仍未收到任何明确答复。孙女士希望商家能正视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履行换货责任,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无论是新玩家还是老玩家,对泡泡玛特品控的吐槽屡见不鲜。


Image

社交平台截图


消费保数据统计显示,消费者的主要诉求集中在退款、改善服务、解释、赔偿等方面,其中 “要求退款” 占比高达 31.1%,“要求改善服务” 占比 21.5%,“寻求解释” 占比 11.8%。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年轻女性成消费主力

一线城市投诉“火力全开”




据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消费群体以女性为主,占比70%,90后(58%)和00后(22%)为核心用户,显示出其对年轻一代尤其是女性用户的强烈吸引力。


Image
Image

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统计显示,泡泡玛特的投诉金额呈现 “小额主导” 特征:小于 200 元的投诉占比高达 54%,说明多数消费者的诉求集中在低价商品或单次低消费金额相关问题上;中额区间(200-500 元、500-1000 元)投诉占比分别为 15%、19%;千元以上投诉占12%,显示中高额商品亦存在不容忽视的质量与服务隐患。


Image


此外,在投诉用户地域分布方面,其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北京(18.6%)和上海(17.7%)占比最高,杭州、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也位居前列,这表明品牌在这些城市市场活跃度高,但同时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强、反馈集中。


Image


【声明:以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消费保平台,仅代表企业在消费保平台的投诉解决情况,不代表其他平台或企业总体投诉解决情况。】



文 | 周五

编辑 | 星期八

数据支持 | 九九

部分内容综合自封面新闻、指尖新闻沈阳晚报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指导,中国电子商会主办,深圳市消费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消费电子》杂志社承办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全国普法有奖答题活动火热开启!参与答题可赢取iPhone16、高达5000元现金,更有价值618元的实用洁牙套餐卡、B站联名充电宝等,就等你来挑战!


Image

Image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