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预付卡”你可能一头雾水,但说起办卡那些套路,想必不陌生,这年头谁没被忽悠办过几回卡?
从几百元的理发卡、咖啡奶茶次卡、网咖会员,到上千元的游泳卡、健身卡、早教卡,特别的你一定踩过特别的“坑”。你计算着商家的充值折扣,商家算计着你的预付金。
预付卡,即由发卡机构发行的、可在指定商户或场景中使用的预付价值凭证,其形式包括实体卡片与虚拟账户。其本质是通过预存资金实现“先付费后消费”的支付模式。
近日,消费者温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称,自己2023年12月、2024年5月两次在温州瑞安市“艾丽珂诗美学馆”预交了共计4万元充值调理卡,中途因怀孕暂停服务。

据温女士介绍,2025年2月还通过微信与店家联系过,10月份生完孩子再去,却发现门店都关了。
预付卡退款难
旅游、美业投诉集中
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10月23日,消费保平台共收到预付卡相关投诉3327件,涉及金额1458.48万元,投诉解决率仅为17.82%。近三年投诉量增长明显。

其投诉主要集中在退款纠纷、虚假宣传以及霸王条款等问题上,占比分别为19.59%、15.48%和12.46%。

预付卡通过“预付费优惠”缓解商家资金压力并降低消费成本,但其风险亦不容忽视。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报告,点名了预付式消费的六大问题,其中“消费者办卡容易退费难”同样也是最多的一类问题。
根据消费保平台的最新数据,预付卡相关投诉在多个消费领域都有出现,其中在旅游出行领域尤为突出,其次是美容美发行业。

在旅游出行领域,西南贵宾的投诉量最高,为72件,多彩商旅和悦程出行投诉量分别为59件和52件;在美容美发领域,木北造型和蕾特恩的投诉量较高,均为64件;在电商领域,中欣卡的投诉量最高,为42件。今年7月,中国新闻网曾报道“中欣卡”突然停摆,导致超150万用户退款难。
10月30日,消费者安女士在消费保平台投诉深圳“洗个头发”闭店甩客,其充值的5000元余额还有2649元无法使用。
“我于2025年6月24日购买了‘洗个头发’深圳前海嘉里中心店的会员卡,预充值5000元。2025年10月9日返工后发现该店铺关闭,店长先说是电路整改,后续又说加盟店转直营,目前店铺重开仍遥遥无期,卡中余额还有两千多。”

安女士介绍,该店铺销售时承诺可每日转赠三次项目使用权给他人,不限地区,全国可用。因为门店地址所限,安女士将余额转赠给朋友使用,却事与愿违,“其他连锁店铺以‘异地办卡’等理由拒绝核销。”
然而在商家的系统内,显示安女士会员状态正常。

公开资料显示,洗个头发Mr. JUDY是北京小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美发养发品牌,于2018年成立于北京,定位一线与新一线白领女性客户群体。门店超300家。
今年3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收款不退、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等“霸王条款”应依法认定无效,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7日内有权请求返还预付款本金。
年近七旬的雷先生2024年4月在南昌西高铁站乘车时,被推销花费1680元购买“西南贵宾”VIP卡,后发现会员权益与承诺不一致,当月提出退款。

“西南贵宾当事经办人,先告知100个工作日,快到年底又说还要100个工作日,今年9月多次联系官方监督电话,一直没人接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消费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有权要求经营者继续履行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义务,或者要求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今年5月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明确,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因经营困难不能按照合同约定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及时依法清算。
涉诉金额偏大
诈骗手法繁多
据统计,预付卡相关投诉52.15%的投诉金额集中在1000-5000元,100-1000元之间占比24.41%,5000元以上的占比为18.61%。由于其特殊性质,相比于其他领域投诉,预付卡涉及金额往往比较大。

不少行业,餐饮、培训、美容美发,“充值越多,折扣力度越大”的营销手段很常见。比如,一次头发护理300元,但购买其数千元的年卡,首次就可半价甚至免费,诱惑不小;然而风险也无可避免,在深圳预付卡没用完,换几任老板、甚至闭店跑路的,屡见不鲜。
预付卡相关的常见诈骗手法有:
1.虚假促销,以“超低折扣”“限时优惠”诱导消费者购买预付卡,随后卷款跑路。
2.伪造卡片,售卖伪造的购物卡、礼品卡等,卡内余额无法在该场所消费。
3.钓鱼套密,冒充官方客服,以“激活卡片”“验证信息”为由索要卡号和密码。
4. 二手交易陷阱,通过在二手平台发布远低于卡内余额的预付卡售卖信息,之后引流到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要求先付款后寄卡。
消费保平台提醒消费者,购买预付卡须注意:
1.购买单用途卡时,需要注意商户是否在商户部或商务局备案,考核发卡机构的资质和信誉情况,确保商户信誉良好,方可购买,确保自己的财产安全和获取相应的服务。
2.购买多用途预付卡时,要仔细查看发卡机构是否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行业许可证,同时仔细阅读发卡机构的预付卡章程,了解发卡机构的签约商户,了解卡片的使用范围和其他信息。还应积极配合发卡机构进行实名登记。
3.购买预付卡时应选择官方正规渠道购买,谨防上当受骗。
【声明:以上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消费保平台,仅代表企业在消费保平台的投诉解决情况,不代表其他平台或企业总体投诉解决情况。】
文 | 子不语
编辑丨得鹿
数据支持 | 海宝
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网、湖州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