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时代来临 选购童装应谨慎

2015年年底,政府宣布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一时间很多企业商家瞄准商机纷纷进驻婴童市场,分食这块巨大的“蛋糕”。大陆的、港台的、进口的……各种童装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哗哗哗”地冒了出来。别说是刚刚沾上“孕”气的准妈妈们,就是孩子已经会好好打酱油的父母都不一定能了解所有品牌的来历。这其中不乏有些小商家为了牟取暴利采取边缘手段使用不合格的染料或化纤布料制作服装。

其实,不单单是小厂家的童装才有问题,在去年底国家工商局披露的“黑名单”里,一些被潮人所熟悉的H&M,ZARA,GAP……等国际FASHION品牌的童装也名列其中,许多酷爱时尚的年轻辣妈们都惊掉了下巴,没想到把小宝贝打造成“潮童”背后还隐藏着这么大的风险,同时也有很多妈妈们无法理解,衣服不都是布吗,何来不合格一说?

事实上童装不合格检测的考察指标有多种类型,首当其冲的则是面料染色是否安全,这也是很多妈妈最担心的问题,因为面料是直接与孩子皮肤亲密接触,与孩子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图为国家最新童装检测标准列表:

新国标规定“婴幼儿服装”适用的年龄范围已从2周岁扩大到3周岁,而适用的身高尺码范围则从原先的8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另外,新国标还规定,产品标识牌上应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并按GB18401要求标明产品执行的安全技术类别。

也就是说,婴幼儿服装必须标注上“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等字样,同时还要标注产品规格(即身高、胸围、腰围等信息)。对不符合新标准的纺织产品,将被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按照新国标,服装可分为A、B、C三个安全级别,明确只有A类产品可供婴幼儿穿着,很多婴幼儿品牌不合格则是因为在执行B类标准;而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C类产品技术要求。但后二者如果是婴幼儿服装的话,也必须达到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不同级别也意味着对一些有害物指标的限量不同,A级最严,如对甲醛的要求,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而B类则是≤75mg/公斤,C类为≤300mg/公斤。

除了简单的面料的透气性与染料酸碱度之外,检查内容还包括服装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服装配件等。比如外套抽绳位置和长度设计不合理可能会造成儿童窒息,拉链的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儿童受伤……根据调查,童装和儿童内衣合格率最低。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标签、纤维成分含量和羽绒品质。

标签包括很多企业会在水洗唛上随意标注衣服的成分,或者出现吊牌与水洗标成分不符等现象,纤维成分不合格包括成分做假,例如27%的羊毛含量被夸大为50%,聚酯纤维的面料被充为纯棉。

也许一些有经验的父母能够依靠摸、闻、看等经验判断出衣物是否如描述所说,可一些零经验的妈妈稀里糊涂地买到不合格产品后还被蒙在鼓里。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企业选择模糊婴幼儿和大童界限。很多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2岁多幼儿因身高长得快而不得不选择100公分以上的服装的情况,但是100公分以上的童装按国标规定可执行非A类安全指标。这就让妈妈们担心产品中的危害物含量是否可能给婴幼儿带来伤害。

一些精明的企业显然没放过这种商机。逛H&M童装区就发现,一款型号标110/56的“儿童针织上衣”,其标注执行的安全技术标准为B类,但是其又称适合2-4岁的孩子。类似这样标注的衣服很多,除了H&M外,ZARA等也有这样的标注。很多妈妈们可能不太清楚就直接购买。

对于婴幼儿这样的特殊人群的服装,家长又该如何判断并谨慎选择更安全的产品呢?

首先就要看服装的吊牌标签。消费者要对强制性国标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吊牌的标注都不合乎规范,那么初步判定就不能选购。

其次,要注意一些纺织制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气味,特别是新打开包装的衣物。留有如霉味、汽油和煤油味、鱼腥味、刺鼻气味等则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甲醛含量也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一项指标。

服装面料生产时,为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会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当残留的甲醛未被处理干净,制成服装后,会在穿着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另外,大家买回新衣服,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不管价格高低,都应该先洗后穿,再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假设pH值超标的话,清洗会非常有帮助。

最后,如果消费者对婴幼儿服装的质量产生怀疑,也可要求商家或者企业出示产品合格的相关报告做初步判定,如此也可增加对产品的可信度。

评论 0
小程序
消费保小程序
APP
消费保APP下载
公众号
消费保微信公众号
反馈
客服
投诉业务专属客服
商城清洗业务
专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