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网友:我的第一件钢圈内衣…

“第一件钢圈内衣就是黛安芬的,没想到要撤柜了。”“高中时妈妈买的第一件品牌内衣,印象很深刻,怎么就要撤出了?”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德国中高端内衣品牌黛安芬(Triumph)将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消息引发热议。


微信图片_2025-11-21_182257_585.jpg


11月21日,德国内衣黛安芬集团中国子公司宣布,自2025年12月31日起停止在中国大陆的运营,其线上和线下渠道将从12月起陆续停止运营。


ScreenShot_2025-11-21_183515_136.png


作为最早将之引入中国内地的内衣品牌之一,钢圈内衣成为黛安芬最具标志性的产品。不少网友纷纷晒出购买经历,感慨这个“内衣启蒙品牌”的离场。


据了解,黛安芬与中国市场的渊源最早始于1979年,当时品牌开始在中国开展来料加工业务,是较早进入中国供应链的国际内衣品牌。1992年起,黛安芬先后在盐城、海南成立生产公司,逐步搭建本土化生产体系。2001年至2002年,黛安芬将“梦醉霓裳桥”内衣时尚展引入中国,历时100天巡回30个城市,演出近200场,也让其“钢圈内衣”概念深入人心,黛安芬是最早将“钢圈内衣”引入中国的外资品牌之一。


2008年8月,黛安芬正式进入中国大陆零售市场,同步启动“触动灵感设计大赛”,布局中高端内衣赛道。巅峰时期,其门店遍布全国核心商圈,凭借精致工艺和塑形功能,成为众多女性的“第一套品牌内衣”选择,尤其是钢圈内衣系列因支撑性强、版型经典,长期占据中高端市场份额。


黛安芬品牌的离场,其实也折射出了中国内衣市场近十年的剧烈变革。首先是消费需求,近年来,已经从“塑形”转向“舒适”,随着健康理念普及和消费观念升级,国内内衣市场已从“钢圈塑形”主导转向“无钢圈舒适化”。欧睿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无钢圈内衣市场占比已达68%,较2018年增长42个百分点,而黛安芬的核心产品线长期聚焦钢圈内衣,虽后续推出舒适系列,但市场认知固化,未能及时抢占无钢圈赛道先机。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黛安芬的撤柜或许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本土品牌的崛起和市场的多元化,正带来更多元的选择。随着环保、舒适、个性化成为内衣消费的核心关键词,中国内衣市场的竞争将更聚焦于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行业洗牌仍在继续。




推荐阅读


网购成人用品后“前客服”称可提供上门服务?情趣用品品牌回应!


千名消费者投诉江豚音乐节!现场“加钱升舱”被指吃相难看!

“建议拆完快递的纸箱立马扔掉”火上热搜,网友:再也不敢囤了

为什么这么多企业争相参加2025AEF 亚洲电子论坛

贾乃亮工作室紧急回应!网友投诉其直播间买到假货,退货退款遭拒!

寒潮来袭!“300元买不到真羽绒服”引热议,网友:1500买的波司登也跑绒!


投诉举报平台点这里
市民投诉平台一键直达!


点击关注
@消费保 官方微博
点击关注
@消费保 官方小红书

本文综合来源 | @都市快报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