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凌晨3时55分左右,现货黄金突破4300美元/盎司。6时20分,现货黄金涨破4370美元/盎司,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现货黄金涨幅高达65%。

但9时30分左右,现货黄金价格出现急跌,一度下跌100美元,跌穿4280美元/盎司。
据媒体报道,受国际金价影响,国内金饰价格也持续上扬,有品牌金饰克价涨至1290元。其中,老庙黄金金饰价格为1290元/克,单日上涨42元;周生生为1281元/克,单日上涨36元;老凤祥为1280元/克,单日上涨35元。国内多个品牌足金饰品价格也相继调整。


针对近期国际贵金属价格波动剧烈,多家银行发布贵金属价格波动提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提示,近期国内外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市场风险提升。建议投资者基于财务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合理安排贵金属资产规模。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5天内两度发布风险提示,10月15日补充道,建议投资者分散配置,避免单一重仓黄金,通过定投等方式配置黄金资产。


中国银行宣布从10月15日起,购买积存金产品(一种黄金投资的储蓄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

上海黄金交易所10月16日也向各会员单位发布关于做好近期市场风险控制工作的通知。

随着黄金价格的波动,前来出售手头黄金的顾客也明显增多。记者联系到厦门当地一黄金回收商,该回收商称,现在每天能成交几十单,有人把去年买的金条卖了套现了700多万元,很多人趁这时把手里的金条变现。
但金条购买容易,如果想变现,其中还有许多回购规定。比如,各家银行的回购规则不一样,不是所有金条银行都照单全收,也不是每个银行网点都能回购金条。
半年前,浙江的王先生在手机银行App上购买了50克金条。最近,他拿其中的10克去银行变现,赚了1000多元差价。在王先生看来,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他很看好投资金条。
王先生回忆,买金条时,银行业务员特意提醒,不要轻易打开金条的塑封膜,以免造成损失。“金条有包装有鉴定证书,塑封膜和包装不要打开,如果打开,银行可能会拒收。如果银行收,还会去鉴定、称重。”

记者了解到,各大银行在办理黄金回购业务时,要求普遍严格统一:
回购的实物黄金必须为本行自有品牌的产品,并需出示发票、交易单等原始购买凭证和产品证书,同时保持黄金实物原包装、吊牌完好、无破损。
银行会对黄金进行实物质检和复秤,确保其成色和重量与标识相符,回购价格通常是在当日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基准金价基础上扣除一定价差后进行结算。
回购范围一般不接受其他银行或非指定品牌的金条、金饰,且对回购克重有最低要求。
整个流程需客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指定开办回购业务的网点柜台办理。

而相比银行投资金条回购有严格的条件,记者咨询的线下黄金店铺却十分爽快。有商家表示,“只要东西没问题就可以,可以现场验货,现场转款。”
不过,有网友反映,金店虽然回购爽快,但是存在压价风险。相比金店的黄金,银行金条虽然在购买时具备品牌保障和标准化优势,但后续的流通性却不如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据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7月,黄金珠宝类投诉超1.7万件,2024年投诉量同比更是激增136.31%。其中虚假宣传(22.92%)、价格纠纷(19.58%)、退款难(16.28%)成为投诉问题前三。



消费者在购买实物黄金前,应充分了解黄金纯度、克重、回购政策、交易成本及流通渠道,避免盲目跟风。(如遇消费问题,投诉维权点击这里>>>立即发起投诉)
推荐阅读




本文综合来源 | @央视新闻、@中国基金报、@中国基金报、@海报新闻、@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