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撕不烂是塑料袋做的?真相是这么回事……

近日,网上有消息称紫菜撕不烂那就是塑料做的,此话一出,吓坏了吃瓜群众,以后还能不能好好喝紫菜蛋花汤了?那么,紫菜能否和塑料袋扯上关系,紫菜撕不烂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下面,跟着保保一起来看看真相究竟是什么。

真相一: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状

市面的紫菜以坛紫菜和条斑紫菜这两类为主。正常的紫菜本身就是半透明的树叶样,只不过我们平时看到的紫菜都是没有平展开的而已。紫菜是一种藻类,它富含胶类等多糖物质,收割晾干后,使紫菜的表面光滑,而且富有韧性。胶类等多糖物质遇到水后,会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与水分子结合,同时联合多糖分子,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结构。就好比几个人,在水分子的帮助下,一起手拉手,就变得很坚韧,难以撕破。这就是他们的凝胶特性。

小的紫菜长到3厘米很常见,但这并没有平展开。

一般来说,那些切得方方正正的海苔薄片是用条斑紫菜加工而成的;坛紫菜的食用方法就相对传统一些,一般是晒干加工成圆盘状出售,然后飘逸在紫菜汤里。

真相二:塑料袋不溶于水

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专家、食品安全博士钟凯也予以否认:“产品干时脆,遇水变软,塑料并不吸水,所以它不可能由塑料制作。”

消费保了解到,市面上的黑色塑料袋多数是聚氯乙烯制成。塑料袋本身含有浓重的化工材料气味,坚韧且不溶于水,入口口感和紫菜完全不同。

真相三:用塑料袋冒充紫菜成本不划算

钟凯表示,所谓的“问题紫菜”泡开后能拉扯得比较薄,有韧劲,透光度不错,颜色均匀,仅从工艺制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东西能用塑料做,但是需要使用很好的原料,成本会比较高。从成本角度考虑,做成这样的薄膜还不如制成塑料袋,获利更多。

钟凯还介绍说,紫菜的生长期为每年的9-10月到次年3-4月,一般半个月左右收割一次,行话说叫一水,往后叫二水、三水、四水等。一水口感较嫩,收割期越往后口感越老。紫菜之所以难很撕动,除了浸泡水温低或时间短水温等原因外,也有极大可能是偏后收割的产品。


消费保,免费处理消费投诉的公益平台!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