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元的蓝宝石竟只值50元?出门旅游小心消费陷阱!

十一黄金周出门旅游,不买点当地特产带回家总感觉白去了。近日,一名来自福州的林女士出门旅游,以约3万元的价格购买的宝石竟然只值50元!吓得小编赶紧搜了搜身上的宝石,还好身上一颗都没有~

1.jpg

消费了解,福州的林女士在泰国旅游时,从当地花费2.6万元买回一颗蓝宝石,回到中国后,经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的专家鉴定发现,该宝石是合成的蓝宝石,市值约为50元。

林女士今年7月上旬跟团去泰国旅游,在当地一家珠宝店购物,进店不久就来了一名经理向她介绍宝石知识,听了一番讲解后,她和其他团友颇为心动,就购买了对方推荐的宝石,却没想到是合成宝石。

2.png

其实,这些旅游商场组织的珠宝玉石“课程”,实际上是商家设计好的“洗脑课”。在“上课”时,商家专门强调了珠宝玉石的天然性,却隐瞒了天然珠宝玉石的品质差异与价格的关系。与此同时,这些珠宝店柜台内的珠宝玉石货品都配有鉴定证书,证明全是“真货”,但实际上这些鉴定证书没有法律效力。(与小编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小程序”消费警示的欺骗手法相似)

根据福建省宝玉石协会掌握的情况,与旅行社有关联的境外珠宝店中销售的珠宝玉石大多存在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的情况,比如红宝石、祖母绿、碧玺等大部分是铅或玻璃填充的,蓝宝石等大部分是合成的。

3.jpg

【如何鉴别蓝宝石真假】(新手)

1、硬度:选择蓝宝石时,可将其在8度的黄玉(一般呈柱状或不规则的粒状或块状)上划试硬度,能留下划痕者,亦为真正蓝宝石。其余亦然,但注意必须在不影响外观的部位做划痕试验。
2、光泽:在天然日光及人造光源下看宝石。宝石在强光下看来会较浅色,但在一般日光下则会较黑,而玻璃或塑料制的假货不会有变化。
3、杂质:人造蓝宝石通常较纯净,无杂质、无气泡;天然蓝宝石则会含有杂质,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也会看到包裹体和极细小的裂纹。
4、多色性:有些蓝宝石是用黄玉改色而成的。用黄玉改色的所谓蓝宝石,从任何侧面看颜色都是一样的;而真正的蓝宝石在太阳光下俯视是蓝色,侧看则呈蓝绿色。
5、外观特征:真蓝宝石看上去有清晰自然的纹路,有云层,有晶体特征,既剔透又不是一目了然的透明;玻璃或塑料制的假货没有自然纹路,无云层或云层不自然,无晶体特征。
6、传热性:真蓝宝石传热快,用手摸或舌头舔时有凉感;玻璃制的假宝石传热较慢,无凉感。
7、火试:真蓝宝石任凭火烤不会破碎;假宝石一般遇火烤,温度升至90℃以上就会破裂。
8、放大镜观察:玻璃假蓝宝石表面和内部可见到弯曲的旋状流纹,并有圆或椭圆形气泡;因玻璃性脆,加工、镶嵌时常出现崩角、崩边,损伤处可见贝壳状断口,并可见铸型痕迹和平面内凹的特征。

【如何鉴别蓝宝石好坏】(新手)

1、看颜色。蓝宝石系列中以矢车菊中等深度蓝色为上品。

2、看净度。判断蓝宝石的净度主要以肉眼和十倍放大镜为主,通常来说宝石的净度越高越好,宝石内部越通透越好,但完全没有杂质和瑕疵的天然宝石是不存在的。对天然有色宝石而言,难免存在各种包裹体,用十倍放大镜也看不到内部包裹体的蓝宝石算非常优质的。如果内部包裹体太多,会直接影响宝石的透明度,让人感到宝石颜色灰暗,从而影响蓝宝石本身的价格。

3、看切工。精湛的切工可以最大化地展现出宝石的美丽,如刻面宝石,刻面对称,以及整体宝石的切割比例协调,使得宝石散发迷人光彩。基本上,肉眼看上去,反火明亮,不发暗不发闷,底部不过分薄不漏光就好。

【消费保温馨提醒】

消费保在此提醒各位消费者在旅行时,要谨慎购买贵重的珠宝玉石,以及在购买贵重宝石时应该注意几点:

1、保留相关凭证。消费者境外旅游购买珠宝玉石被侵权,可凭购物单据和国内珠宝检测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向关联的旅行社提出退货退款要求。如退款遇到困难,可向当地旅游监管部门投诉关联旅行社。

2、正确看待珠宝玉石鉴定证书。按照《珠宝玉石鉴定》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的商家会把每件首饰送检并配上相关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这些证书只是说明珠宝玉石是天然的,并不能证明品质好坏。如一只几百元的翡翠手镯和一只价格数千万元的翡翠手镯,证书上都显示为翡翠,但价格却有天壤之别。

3、警惕低价促销。消费者对珠宝店黄金首饰低价促销也要警惕,如果金价低于行业成本价,就可能存在以次充好和价格欺诈行为。

消费保,免费处理消费投诉的公益平台!

评论 0
小程序
消费保小程序
APP
消费保APP下载
公众号
消费保微信公众号
反馈
客服
投诉业务专属客服
商城清洗业务
专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