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保卡的用处越来越大,用“万能卡”来形容它也并不为过,因为它不再拘泥于报销医疗费用,还能够充当身份证、银行卡等。此外,它还涉及到信息记录、自助查询、电子凭证、缴费、公交卡等多方面的业务,大有“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趋势。
然而,正因为社保卡变得越来越万能,就有骗子开始打起了消费者手中社保卡的主意,下文列举了几起社保卡骗局,消费者理应多加注意,以免受骗。
发短信要求电话回拨
领取社保补贴是缴纳社保的一项福利,然而骗子往往会利用这项政策,向消费者发送有关“领取社保补贴”的诈骗短信,要求被骗者回拨短信中的电话,并伪装成工作人员,诱骗消费者透露本人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实施诈骗。
称社保卡被冻结,需转账汇款
如果消费者接到社保卡被冻结,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之类的电话,并且对方向你声称必须转账汇款才能够解冻,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是骗子诈骗的手段之一。而且消费者在接到类似电话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紧张,极有可能让骗子有机可乘。
伪造虚假文件,声称账户异常
一般骗子会假借社保经办机构的名义,伪造虚假文件发给参保的单位或个人,文件中通常称参保人的社保账户存在异常,需要变更账户并且预交社保费,汇入一特定账户。因为有了文件等资料的加持,致使这个骗局变得更形象,更难识破。
称有优惠政策,骗取转账办卡
骗子会经常冒充社保机构的工作人员,用提供“优惠办卡”的缘由,通过电话诱骗参保人转账办卡。这个骗局对还没来得及办社保卡的消费者而言,更容易被骗。但消费者要知道的是,办理社保卡需要本人携带相关材料到社保经办的银行进行办理的,不可能是通过电话转账办理,更不存在所谓的优惠办理。
此外,除了要谨防骗子的那些手段外,消费者在日常使用社保卡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避免犯下违法的行为。
冒名使用
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只能本人使用,如果冒用他人的社保卡前往就医、买药等,则属于骗取基金的行为,是违反法律的。此外,把自己的社保卡借予他人使用,也是违反法律的。
伪造病历、票据
有的消费者为了可以多报销一些医药费用,擅自伪造病例、化验单等,即使消费者只是轻微地修改了几个数据,也是违法的。
超量开药
在开取某些药品的时候,社保卡是有限量的,比如心脑血管、糖尿病方面的药品,超量开取属于违法行为。
一张卡一起用
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卡仅限本人使用,而不是一个家庭有一张社保卡就足够了,一张社保卡可以供全家使用的想法是错的。
【温馨提醒】
在此,消费保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1、收到文中所述的“好消息”的短信,消费者切勿点击链接或者拨打诈骗短信提供的电话。如遇到形似诈骗短信的骗局时,建议消费者向相关部门核实,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受骗应及时到公安部门报案。
2、社保机构不会电话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更不会要求通过转账至某特定账户的方式来解冻社保账户。缴纳社保只能通过官方窗口或者将钱存到本人银行账户,由银行自动代扣代缴。所以,消费者在接到类似的电话后,一定要提高警惕。
3、有关社保的新政策,通常都是由当地政府统一公布的。消费者一旦收到类似要求转账的文件或者相关通知,建议拨打社保热线12333进行核实,或者去就近的社保机构进行询问。
消费保,免费处理消费投诉的公益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