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灰色利益链 "丢人也不能丢证"!

在生活中,身份证遗失或者被盗是件特麻烦的事儿,但在大家的意识中,只要马上去挂失、补办一张新的身份证,一切即可照旧。事实真的如此吗?

图片1.png

仅半年卖掉200多张身份证,获利2万多元

真相是,挂失后,丢失的身份证还能用。日前,苏州警方发现,二代居民身份证竟然还能在网上轻易买卖!当地警方在查办案件中抓获一名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的嫌疑人,并在在嫌疑人杨某的房间内发现了122张涉案二代居民身份证、1部读卡器、4部涉案手机和若干银行卡。

经审查,杨某交代,从去年7月至今年2月,利用网络平台,从他处以每张5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居民二代身份证后,再以每张300-400元的价格转卖,共计交易他人居民身份证件200余张,获利2万余元。目前,杨某因涉嫌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网吧网管是身份证“供应商”之一

那么,这些真实的身份证都是从谁手上买过来的呢?据办案民警介绍,杨某在网络上有相对固定的“采销渠道”。其中,最普遍的一个来源就是小偷,他们除了偷钱,也会拿走身份证,用于倒卖。

除此以外,随着民警深入调查发现:徐州睢宁某网吧管理员靖某是杨某的身份证“供应商”之一,多次将其在网吧里捡到的无人认领的身份证通过某闲置品网络交易APP平台倒卖给杨某,一共卖了22张,非法获利1320元,2017年1月警方已将靖某刑事拘留。湖东派出所教导员殷吉介绍:“很多去网吧上网的人,对身份证的保管意识很弱,有的人甚至为了续时方便,直接将身份证放在网管那里,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图片2.png

70后、80后的二代身份证最有“市场”  

那么这些身份证卖给谁,又用于什么地方呢?据杨某交代,他们尽量买卖70后、80后的身份证,因为该年龄段的网民数量众多,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住旅馆、买房、炒股、买邮票、买手机卡、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淘宝开店等都需要进行实名登记,相应转移钱款也会有记录,一些不法分子便设法使用买来的身份证,隐藏自己的身份以逃避法规打击或政策监管。

日前,市民尹某报警称,其在网上看到租房信息,后与“房东”’郭某联系并按对方要求在网上汇了300元定金到对方账号,然后就与该“房东”失联了,尹某赶到房屋所在小区,发现该房主人另有其人,根本不是所谓的“郭某”。

对于以上现象,消费保特别提醒:

1、居民身份证是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身份证件,具有唯一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伪造和销售居民身份证,买卖居民身份证均属违法行为。

2、公民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如果身份证是因被盗、被抢造成的丢失,应马上到案发地派出所报案,开具报案证明;如果身份证是自己不慎丢失,应马上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补办,开具补办证明;登报声明也可以成为一个证明身份证作废的辅助凭证。如遇到身份证被冒用所带来的麻烦时,可出示报案证明、补办证明或者报纸声明。同时,捡到他人身份证不可随意使用,应及时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3、金融机构和其他需要校验居民身份证的部门,不仅要验证身份证的真实性,还要进行人、证比对,对有怀疑的要与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加强监管。

消费保,免费处理消费投诉的公益平台!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