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贷暴力催收并泄露个人信息

网友保保_LIjy3nno

审核中

我逾期。打电话给我老板,威胁恐吓。骚扰我老板。我连我我老板电话都没有。他们是通过什么违法渠道获取的。 1. 《刑法》第293条 禁止在催收中使用暴力、胁迫、恐吓、诽谤或软暴力(如骚扰亲友)。情节严重的,将构成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 ​ 2. 《民法典》第1032条 明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催收方不得向无关第三方泄露您的身份及债务信息,否则需承担侵权责任。 ​ 3.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0条 严禁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信息。催收机构超范围获取您的通讯录、定位等信息均属违法。 ​ 4.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16-18条 规定了催收行为的自律准则: ​ 每日催收电话不得超过3次。 ​ 晚10点至早8点禁止催收。 ​ 不得诱导以贷养贷。 违者将由互金协会进行惩戒。 ​ 5.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9条 金融机构及第三方催收必须严格保密消费者信息,不得滥用债务数据。

消费保投诉平台审核通过
审核结果
您的投诉已审核通过,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投诉
用户发起投诉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