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银行卡异常交易及安全漏洞投诉

网友保保_1nOfXVVB

处理中

投诉事件 本人于2025年3月18日通过12345平台就“1月6日晚银行卡遭遇电信诈*,短时间(最短时间32秒)内不同区域出现7笔相同金额(1000元)异常流失”一事首次投诉,要求工商银行就账户安全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并提供相关证明。但今日(2025年4月14日15点18分)银行工作人员回复时,仍未针对以下核心问题进行有效答复,反而继续推诿塞责,具体表现为: 1. 对“要求出示银行系统自查报告”的诉求,仅称“内部流程无法对外提供”,未说明拒绝依据及自查结果; 2. 对“1月6日资金异常流失与银行安全系统漏洞的关联性”,仅以“交易符合流程”为由敷衍,未解释为何在无本人物理卡片及密码泄露的情况下,仅凭验证码即可实现跨区域高频交易; 3. 对“系统升级时间与安全漏洞的矛盾”(即本人账户出现问题时恰逢银行宣称的‘安全系统升级’,但升级后仍未解决‘仅凭验证码支付’的风险),刻意回避,未提供技术层面的合理解释。 上述回复严重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知情权)、第十条(公平交易权)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条(处理者对个人信息处理的说明义务),侵害了本人作为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具体投诉诉求 一、要求银行出示系统自查报告 请工商银行于7个工作日内,向本人书面提供针对“1月6日异常交易”的系统自查报告(需加盖公章),内容应包含: 1. 交易发生时系统安全策略(如是否启用实时风控、地理位置校验、交易频率限制等); 2. 异常交易触发时系统是否发出预警或拦截; 3. 银行内部对此次交易是否存在操作或系统漏洞的结论。 二、要求书面解释安全系统合理性 针对“1月6日短时间跨区域相同金额流失”事件,要求银行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说明: 1. 仅凭短信验证码完成支付的安全机制是否符合国家金融监管要求; 2. 银行宣称的“安全系统无漏洞”结论的具体依据(如技术检测报告、行业标准对照等); 3. 对同类风险的后续防范措施(如是否升级为动态密码、生物识别等多重验证)。 三、要求说明系统升级与安全机制的关联 针对“系统升级时间与风险事件重合”问题,要求银行书面解释: 1. 此次系统升级的具体时间范围、涉及功能及技术变更 2. 升级期间是否存在临时安全策略调整,为何未提前告知用户可能存在的风险; 3.由于文字限制剩余部分在相关凭证图片里

消费保投诉平台跟进
跟进内容
投诉已转至企业处理,请留意事件进展。
消费保投诉平台审核通过
审核结果
您的投诉已审核通过,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投诉
用户补充投诉
补充内容
同一天时间,工商银行卡出现了大额资金流入,同时又短时间内又分数比相近额度流失,银行监测系统和风控没有及时止付,并确认是否本操作。对于柜台取1万元现金为什么一再询问是否本人,取钱用于何处?而对电诈行为为什么没有阻止?银行卡是怎么做到在32秒时间内出现7笔1000元异常消费,没有起到柜台形式的确认性支付
用户发起投诉
评论 0
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