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青学教育
6.67 %
解决率
2288
访问量
企业名称:
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
官网:
-
分享 分享
纠错
举报
客服电话:
-
售后政策:
-
品牌简介:
-
青学教育联合海尔消费金融违规诱导网贷投诉
诉求1.责令海尔消费金融立即终止与我的贷款合同。2.要求该机构退费,首付176元转至深圳市青学未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3344 元通过海尔消费金融贷款。已还1114.68+176 共计1290.68 关于南通市崇川区苏职培(南通)有限公司联合海尔消费金融违规诱导网贷的投诉信一、事件经过2025年5月14日青学辅导中心工作人员致电沟通提升学历事宜,提及杭州职业科技学院正在招生,引发我的兴趣。该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违规手段诱导我办理网贷:1.虚假宣传误导:工作人员宣称“网上其他招生信息不实不招生”,刻意夸大机构唯一性;以“助学金”名义诱导报名,刻意隐瞒“分期付款”实为网络贷款的真实性质。2. 违规签约操作:利用本人工作繁忙工作人员以三五分钟开视频看下他单位,通过微信视频全程指导操控走流程报名
投诉问题
诱导消费、培训贷、虚假宣传
已完结
苏职培教育诱导培训贷并拒绝退费
本人于2025年8月11日,在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报名自考培训班,费用5000元。由于费用较大没有办法一次性支付完成,先期支付500元,后由负责老师引导到平台海尔消费金融分期贷款支付剩余4500元学费。后本人与他人咨询过程后,实在是信不过这个机构,之后与机构协商退费,该机构置之不理并且告诉我合同上写的就是不退款。电话打不通企业查上面的也打不通,经商量无果,这个机构违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请相关部门介入帮忙处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33条,这个机构作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夸大宣传、未如实告知教学条件,且其单方制定的“概不退款”条款属于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无效格式条款,依法不得作为拒绝退费的依据。其次,根据《民法典》第562条及继续性合同解除规则,教育培训合同具有人身属性及高度信赖基础,我认为我作为消费者享有单方解除权,剩余未履行分期付款义务应终止。
投诉问题
诱导消费、培训贷、霸王条款
已完结
频繁电话诱导报名并存在退款问题
此公司于8月7日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一助学老师以过了这段时间报名名额人数有限为由频繁打电话要我报名,当时是承诺可以全额退款后我要求退款助学老师以不上班等人联系为由一直推脱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诱导消费、电话骚扰
已完结
诱导消费及虚假宣传要求退费解约
本人于2025年4月13日被自称南通市崇川区青学辅导中心工作人员联系我办理自考本科,办理途中我向工作人员问了“后期是否可以转成成人高考”工作人员说可以并且可以把自考的学费抵扣过去,但是在我最近想要转成成人高考的时候工作人员说要掏2000元+学院学费,说这个2000元是由原价4980的培训费减去自考学费5980的20%再减去已经还了3期的自考学费得来的并且转过去之后自考学费得分期还得继续还,当时问的时候说的是直接抵扣过去也没说这些条款,而且这个所谓的培训费4980都他们工作人员说的都不符,一个人说一个价格,我问另一个工作人员说的是原价2980的现在老学员政策1980,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欺*,诱导消费。 随后我就向工作人员要了合同,看了合同发现签约公司不是刚开始说的青学辅导中心公司而是“南通市苏职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当时签约期间还向我展示了青学辅导中心公司的办学资质,优惠政策等等,以微信视频的方式进行了签署协议,期间并没有说出协议合同内容也没有让我查看合同信息,以及合同中的各种霸王条款机制我都没有看到,也未告知我签约合同主体公司是没有办学资质的南通市苏职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欺*,诱导我签署合同,并且也办理了贷款,先是通过青学辅导中心的人发的二维码首付299元给苏职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随后在海尔消费金融上面网贷了5681元,借款合同中明确指出了贷款用途是向没有办学资质的苏职培公司购买教育培训的产品,而且签约完之后我索要发票却告诉我3-7之后发我 一直到8月也没发我,最后还是我自己要合同的时候将合同连同发票一起发给了我,查看发票上面写的竟然是非学历教育培训费,合着是*我签约一个没有教育办学资质的苏职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然后我就要求退费以及取消分期却被告知超过7天不退款,严重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合同造假侵害消费者权益,涉嫌欺*诱导消费者,我的诉求是退费并且解除分期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诱导消费、虚假宣传
已完结
苏职培文化拒绝退费并诱导分期贷款
投诉苏职培文化传播公司拒绝退费,机构引导到滴滴趣课平台分期贷款支付学费 本人2025年3月10日,在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报名自考培训班,费用9000。由于费用较大没有办法一次性支付完成,机构引导到滴滴趣课平台分期贷款支付学费,以助学金名义诱导报名,刻意隐瞒分期付款实为网络贷款的真实性。报名时说是招生办实际是一个机构,现退款无果,这个机构违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个益,请相关部门介入帮忙处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33条,这个机构作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夸大宣传、未如实告知教学条件,且其单方制定的“概不退款”条款属于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无效格式条款,依法不得作为拒绝退费的依据。其次,根据《民法典》第562条及继续性合同解除规则,教育培训合同具有人身属性及高度信赖基础,我认为我作为消费者享有单方解除权,剩余未履行分期合同应终止,退还已交的2350元及并恢复个人征信。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诱导消费、培训贷
已完结
学历提升诱导网贷及虚假宣传
事件经过 2025 年 8月 7日自称学历提升宣老师致电沟通提升学历事宜,该机构通过一系列违规手段诱导我办理网贷: 1.虚假宣传误导:该工作人员宣称 “马上就要教育改革,就政策拿证时间短,名额有限”,刻意夸大时间紧迫性。以 “贷款无利息” 诱导报名。首付 896元转至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8064元通过海尔消费金融贷款。 3.协议内容隐瞒:工作人员以时间紧迫诱导我签下协议,未充分披露协议内容,且存在加重本人义务、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条款。(违反《民法典》第 497 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26 条) 4.机构主体混乱:我根据该工作人员提供的网站(中青教育)学习,甲方是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老师是深圳市青学伟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议里面主体是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还有无相关单位为我办理贷款的机构参与,至始至终工作人员没有提到这种混乱的主体关系,严重侵犯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8 条) 5.无助学资质: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作为协议主体却没有办学许可证,属于超范围经营和无证办学。而我的贷款合同是仅限于向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购买约定的教育培训产品。(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二条) 6.贷款用途违法: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作为协议主体与我签订的确是咨询服务协议,高达 80%的咨询服务费 ,而贷款是用于购买该公司的教育培训产品。这已经涉嫌合同期诈或违规套贷。
投诉问题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资质问题
已完结
《投诉!青学教育旗下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学历提升合同存霸王条款,费用成谜》
一、投诉缘由:本人于今年 4 月15日,与被投诉人签订学历提升合同,与该学历招生办何老师对接(微信名:信仰i,微信号XLBKZX-L,手机号:155****6445)原本期望通过自考形式报考北京邮电大学,学费共计 5980 元,对方承诺属于大小自考形式,能轻松获取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书,还表示经后续自我意愿可转成考中国石油大学,且自考费用不会白费。 二、虚假宣传与霸王条款问题:然而,在实际过程中,我发现该公司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所谓的 “大小自考形式” 与当初宣传的轻松通过、学位证书好拿等情况严重不符。其次,当我提出因怕考不过想转成考时,却被告知要扣除违约金,还需额外补缴 2000(转班费、服务费) + 7416 (成考中石油学历学费)元才能转到中国石油大学。并且,我所签订的合同存在霸王条款,全部都是对甲方有利对乙方无利的条款合同,严重损害了我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被投诉人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根本没有办学资质,这无疑是在欺*消费者。此外,当初明确告知我的自考费用会转到成考里,可现在却并非如此,这明显是欺诈行为。 三、贷款问题:为缴纳学费,我在被投诉人无利息的诱导下,通过海尔金融消费贷款办理了 5980 元的助学贷,需首付299元,分月还款,每月需还 631.22元。如今,面对转学历的不合理要求,这无疑让我背负了更多的经济压力。 我认为被投诉人虚假宣传、合同条款不合理,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现向消费保315平台投诉,希望相关部门能介入调查,要求被投诉人退还我已缴纳的费用,取消不合理的贷款,合同合约。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培训贷、霸王条款
已完结
青学教育虚假宣传诱导贷款拒不退费
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在开展成人升学历招生中,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超经营范围经营等违规行为,损害本人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现予以举报。 三、具体违规事实及证据 (一)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诱导签订服务合同 本人想提升学历,与该公司工作人员沟通。其在知晓本人有提升学历的意愿下,虚假宣传 “大自考” ,称: 1.价格欺诈与诱导消费:。学费5980,从报名到毕业一次性缴费 没有任何二次缴费,实则是有学习期限的,隐瞒学习期限误导消费。 2.考试难度与服务误导:承诺 “通过率有保障、基本不存在考不过、考前提供内部资料、只要不交白卷不缺考都是一次过、是最后一批简单好考不需要线下面授的、后续新政策更难” ,制造紧迫感诱导报名,实际未明确该大自考的l难。 基于上述虚假宣传,本人于 2025 年 5月 20日微信支付 300元报名,5月20日在该公司员工理了海尔消费金融贷款,其工作人员称“办理教育分期”实则是贷款,隐瞒真相,欺*消费者。(5月27日)发现机构给我报考的实则是难度较大的大自考后要求退费,该公司以 “已入学” 为由拒绝,该公司以“按照协议因个人原因无法退费”为由拒绝,涉嫌虚构入学事实拖延、拒绝退费。 (二)超经营范围开展业务,业务资质存疑 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 “一般项目: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 。 可见,该公司并没有办学许可证和高校官方授权文件,该公司开展学历提升业务,涉嫌超经营范围经营,业务资质合法性存疑,无法保障服务质量与消费者权益。 (三)合同含霸王条款,排除消费者权利 双方签订的电子合同(本人电子签字)中,存在不合理 “霸王条款” ,如 “由甲方代收费用,无论乙方因何种原因申请退费,是否符合本协议约定退费条件,甲方均不负退还义务”。本人付款后未实际使用服务(未开通全部课程、未进行考试报名)就提出退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典》相关规定,经营者利用格式条款排除消费者合理退费权利,该条款应属无效 。但公司以此为由拒绝退费,严重侵犯本人合法权益。 (
投诉问题
退款问题、诱导消费、虚假宣传
已完结
学历提升诱导贷款及服务质量问题投诉
2024年7月6号上午在手机上刷到学历提升,我咨询了一下,他们问我要了手机号码说要给我发一些报考相关方面的重要信息,说窗口发不了,后来当天上午10:55所谓的助学中心招生办就给我发送了好友申请,咨询了一些基本的问题后,7月8号下午就没有回复过对方,然后对方一直给我发一些报考和提升学历的一些相关的消息信息,其中包含:全程无忧,配合考试,简单拿证,最快1.5年拿证,分期交学费这些话题,2025年3月3日晚上22:49我咨询了考试相关问题,问他们助学中心在哪,他回答苏州大学 我问是否为助学点,对方一直强调“苏州大学”,明确说明助学点设立在苏州大学内,从未提及任何其他助学点名称,全程拿“苏州大学”作为招生幌子,诱导我误认为始终是与苏州大学直接对接(附宣传图片、聊天记录等证明材料)。3月4日 他拿再不注册系统关闭了,这次就来不及了等话题 忽悠我缴纳学费,(拿苏州大学助学点,让我误以为学费是交给苏州大学助学点)实际签订的合同主体为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但首期300元款项却支付至中青基石教育咨询(深圳)有限公司龙岗分公司账户。后续对方告知剩余“学费”可“分期缴纳”,但全程未明确说明“分期”实为贷款,导致我一直误认为是向学校分期支付学费;实际是通过海尔消费金融办理等本等息贷款5700元,资金最终流向南通市崇川区青学辅导中心有限公司。贷款办理全程由青学辅导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微信视频指导完成人脸识别,海尔消费金融既未核实我真实贷款意愿,也未在我完全不知情且未经我同意的情况下,就任由青学辅导中心通过第三方机构为我办理贷款业务,所购实为“教育培训服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费”。截至目前,我已偿还贷款五期。 被忽悠注册“入学”后,自称“在苏州大学 助学点”的老师为我分配班主任,让我扫码添加微信,扫码图片显示主体为“中青基石”,但添加后发现老师的企业微信主体为“青学伟业”。随后,班主任向我发送学习平台登录信息,该平台为“学而有成”。上课后我发现,平台教师存在讲课照读PPT、口音不清晰等问题。向班主任反馈后,对方虽承诺“排查”,但始终未就排查结果向我作出任何解答。因该机构提供的学习内容质量极差,我已完全丧失学习信心,遂向助学中心老师提出退费申请,对方却推诿要求我与班主任沟通。协商退款不回复,直至最近两天,我才逐步发现上述主体混乱、诱导贷款等一系列问题。
投诉问题
诱导消费、培训贷、服务质量差
已完结
苏职培文化传播(南通)有限公司虚假宣传诱导贷款,课程质量差要求退费解约
一、投诉事由 对方通过虚假宣传(虚构“苏州大学助学点”“低难度拿证”)、隐瞒分期实为贷款、合同与收款主体混乱、课程质量极差等欺诈行为侵权,要求退费并解除贷款。 二、核心事实 1. 虚假宣传诱导报名:承诺“没时间学也能过、1.5年拿证”,谎称助学点在苏州大学,以“*员不*你”“系统将关”催缴300元首期费,让我误以为对接苏州大学。 2. 隐瞒贷款乱收费:合同主体为苏职培南通公司,但300元付至中青基石深圳公司;未说明“分期”是贷款,远程诱导通过海尔消费金融贷5700元(流向青学辅导中心),我已还5期。 3. 课程质量严重缩水:实际对接“青学伟业”,平台课程教师照读PPT,资料与考试重点不符;7月考试却10月才开直播,反馈后无改善。 4. 退费推诿:提出退费后对方拖延,查看合同才发现主体混乱、诱导贷款等问题,确认全程被*。 三、投诉请求 1. 退还已缴300元及已还贷款3166.65; 2. 解除剩余贷款,无需偿还; 3. 涉事机构赔礼道歉 附聊天记录、合同、缴费凭证为证,恳请平台协助维权
投诉问题
诱导消费、虚假宣传、服务质量差
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