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才培教育虚假宣传诱导高额学费
网友保保_8868adf1
已完结
2月15日,微信上一条“免费学5天,月入5千-3万”的短视频课程链接吸引了我。前三天确实免费,可到第四天,他们就在直播间疯狂催缴2880元进阶班学费,说这是“基础课”,学了才能往下走,还保证“绝对不亏,最少赚2000-3000元”,承诺“绝无二次收费”。为了让我相信,他们晒假流水、安排“学姐”编月入过万的瞎话,连“昔禾老师”都打着“帮农村人创业”的旗号哭着保证,说“没文化、零基础的都能成”。老师让我借钱交学费,下月就挣回学费肯定亏不了。我年纪大了,经不起这样的诱导,想着能挣钱,就交了钱。
可进了进阶班,我什么真东西都没学到。他们讲的全是皮毛,教学敷衍得很,我这把年纪根本跟不上,更别说学会了。正着急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推2899元的高阶课,说“前面的基础课不算啥,报了这个高价课才能真赚钱”,还吹“有原创素材、精准流量,一个月就能翻本,老师陪跑三年”。“昔禾老师”也拍胸脯说“有问题找我,一定帮你”。我想着已经交了进阶班的钱,不接着报可能更亏,就被他们一步步诱导着又交了2899元。
结果呢?高价课更是糊弄,讲了几句就草草结束,我还是什么都没学会。别说挣钱了,连课程内容都没搞明白。等我反应过来想找他们时,早就联系不上人了。我这把年纪,本就不容易,被他们用虚假宣传*走辛苦钱,一分结果没拿到,实在太冤了。恳请平台帮我追回这5779元学费!
投诉进度
消费保投诉平台自动完结
处理结果
很抱歉地通知您,我们非常重视您的投诉并一直在积极跟进,但是由于未获得投诉品牌方的有效回复,我们不得不自动关闭该投诉。即使该投诉已经自动关闭,您仍然可以重新发布投诉,并向我们提供更多证据和信息,以便我们更好地协助您解决问题。
用户补充投诉
补充内容
本人在本猿教育购进阶课(2880元)和高阶课(2899元),商家以盈利为目的虚假宣传:承诺课程实用能变现、无二次收费、老师陪跑三年、资料免费使用三年,实际完全不符——课程脱节、老师失联、资料仅用2个月无法打开,还隐瞒收费,且不提供合同与发票,属严重欺诈。
现商家仅同意退一半费用,却强制要求签协议,规定必须撤销所有投诉且不得再投诉,否则罚10倍款,签署后才退进阶课学费,此行为严重侵权。本人已留存通话录音、宣传资料等证据,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烈要求退还全款,恳请监管部门介入查处,维护权益。
用户补充投诉
补充内容
尊敬的消费保平台:
我要补充投诉本猿教育钱塘教育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具体情况如下:
1. 虚假宣传,违反相关法律:商家宣传时明确称教学内容优质且拥有独家素材库,但我实际购买课程后发现,教学内容与宣传完全不符,所谓“独家素材库”实为糊弄人的噱头,毫无实际价值。其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及《广告法》中关于禁止虚假宣传的规定。
2. 教学服务严重缺失,涉嫌欺诈:我年龄较大,出于学习提升的目的购买课程,为此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却一无所获。商家曾承诺“陪跑三年、资料免费用三年”,但实际资料仅使用2个月就无法获取,负责教学的老师现已彻底失联、玩失踪,商家对此始终未给出合理说明。
3. 诱导借贷付费,加重消费者负担:购买课程时,老师存在诱导我借钱付费的行为,违背了合理消费引导原则,给我造成了额外的经济压力和风险。
4. 拒开发票,涉嫌偷税漏税:我支付学费后,商家始终未开具正规发票,该行为涉嫌违反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偷税漏税嫌疑。
5. 以“完课”为由拒绝退款,于法无据:面对上述问题,商家仅以“已完课”为由拒绝退款。但在课程内容与宣传严重不符、服务存在明显欺诈的情况下,“完课”不能成为其逃避责任的借口,该理由无任何法律依据。
上述行为已严重侵害我的合法权益,恳请平台协助介入调查,督促相关部门依法查处该商家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求其退还全部学费、按规定进行赔偿,并对偷税漏税等行为予以处理,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以下截图来自微信聊天
用户补充投诉
用户补充投诉
补充内容
杭州觉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点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才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老师给我的链接,并在这几个链接里付的款,让我500一次的付。说是同一个单位旗下的分公司。
消费保投诉平台跟进
消费保投诉平台审核通过
审核结果
您的投诉已审核通过,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投诉
用户补充投诉
补充内容
该机构通过宣传材料、口头承诺等方式,向我宣称其提供的“专业教学”可保证“下月就能挣回学费”“绝不会亏钱”“轻松赚钱”,并以“零风险、高回报”为诱饵,诱导我通过借钱支付高额学费。当时我轻信其承诺,在其怂恿下借款缴纳了费用。缴费后,该机构提供的教学内容与宣传完全相悖,所谓“专业教学”纯属糊弄,内容粗浅、毫无实用性,与“能赚钱、挣回学费”的承诺天差地别。我耗费时间和大量精力参与学习,最终一无所获,不仅未赚到分文,反而因借款背负了经济压力。我发现被骗并要求解释时,该机构负责“陪跑”的老师直接失联,机构明显存在欺诈意图。
用户发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