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拒绝提供防晒服检测报告
网友保保_c418c4f4
本人于2025年7月28日下单了蕉下品牌的防晒服,在购买一段时间后,于8月17日跟商家沟通,要求商家提供这款防晒服的检测报告,商家以涉及内部信息为由,拒绝提供检测报告。 首先,防晒检测报告是否可以界定为“涉及内部信息”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该权利包括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内容。防晒衣的检测报告直接关联产品的防晒性能(如UPF 值、UVA透过率等核心指标),是证明商品符合质量标准的关键文件,属于消费者判断商品是否符合宣传的必要信息,并非技术配方或生产工艺等商业秘密。显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要求蕉下商家提供防晒服的检测报告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然而,在同商家的交涉过程中,商家非旦没有履行应尽的信息公开义务,还不断给消费者施加维权的成本。商家一来行为不正,忽视消费者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合理诉求;二来态度不端,一再使用套路套话但不解决问题,用所谓的不断“升级客服服务”搪塞消费者。 经在小红书平台搜索类似案例(如下图),同样是消费者向商家提供质检报告,同样是商家回复一张不清晰不完整的截图,当要求商家进一步提供完整报告时,商家再度拒绝,说明商家这种回复已经是一贯操作了。 蕉下作为防晒头部品牌,店大欺客,只有作为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穷追不舍的时候,商家才勉强一点点作出让步,且让步的结果也不过是回避问题,给予少许补偿试图息事宁人。消费者好声好气寻求沟通被商家搪塞、拒绝沟通,正规正当维护权益不被重视,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自己的诉求,才能获得商家面对问题的正当态度。 个人诉求: 本人购买的防晒衣,以商家对核心指标UPF值的宣传为100+为例,若商家无法提供有效检测报告,或提供的报告存在数据造假,则怀疑商家涉嫌欺诈。我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损失,金额为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赔偿,结合天猫平台的管理规则,要求商家按照实际交易金额进行假一赔四的赔偿。若商家补充提供真实、完整、有效的检测报告,由于先前沟通侵犯本人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隐瞒真实情况,我要求商家至少按照订单成交金额的30%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