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讯)
54.99 %
解决率
861879
访问量
企业名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官网:
-
分享 分享
纠错
举报
客服电话:
-
售后政策:
-
品牌简介:
-
移动擅自开通会员致停机并扣费
自己有一个移动手机号,一直作为副卡使用,开通的是保号8元套餐,去年充值了500元话费,到今天突然发现手机停机了,让移动查询,说是开通了一个什么会员,还有一个流量包。我主卡流量100G,也从未开通任何会员,移动乱给用户开业务。要求返还从去年11月到现在产生的400多元话费。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收费问题、强制停机
处理中
假冒移动客服诈*致充值未到账
诈*人员仿冒中国移动客服打我电话,说是回馈移动老用户预存话费返话费活动,并用中国移动头像诱导我付款参与活动,付款后并未充值,也没参与活动,过后联系不上,故申请交易被*,请求协助退款,谢谢
投诉问题
充值纠纷、收费问题、虚假宣传
处理中
中国移动无故扣费要求核实
我没有打电话,怎么扣了我60分钟,没有上网,使用定向流量,怎么扣了我****,没有上网,使用区域流量,怎么扣了我****,要求企业核实处理回复,谢谢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收费问题、套餐纠纷
处理中
投诉中国移动服务态度差及合约问题
2025年10月19日16点46分客服联系我处理投诉事宜,过程客服态度傲慢无礼,并且直接告诉我做结单处理,在我未说完话直接挂断电话,为何有素质礼貌如此差的移动工作人员,对待客户态度如此蛮横,我必将对这个客服投诉到底,另附投诉事宜如下:2021年8月17日,我在办理手机号151****3330时仅签署无靓号协议内容那个实名认证的告知*,中国移动既未交付纸质合同,手机APP也无协议记录。使用期间,号码长期信号差、通话中断,多次反馈无果。2025年6月申请携号转网,中国移动以“靓号合约未到期”索要违约金,但我从未签署过相关协议,严重怀疑其私自代签。 此行为违反多项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一条,未经授权的代签行为不具法律效力;未交付合同违反合同基本履行义务。同时,其隐瞒条款侵犯知情权,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服务不达标且阻碍携号转网,违反《电信条例》《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 现提出诉求: 1.解除靓号合约,允许无条件携号转网; 2.退还费用2025年六月份起月租合并,并按三倍赔偿; 3.彻查代签,处理涉事人员并*面道歉; 4.立即提供完整协议文本; 5.处罚2025年10月19日16点46分电话沟通的无礼低素质客服人员。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霸王条款、服务态度差
处理中
中国移动宽带合约未明确告知期限
领导您好 我在2023年11月由电信转网到中国移动并并签署合约2年的移动宽带套餐 当时签的时候说2年到期可以转网 我也同意了 但是今天我想撤销宽带并转网 然后客户人员告知我有违约金必须先支付违约金才可以转网 原因是转网是2年到期 然后宽带必须满3年才可以注销 当时办理的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告知宽带是签3年合约涉嫌欺瞒 然后我的诉求是 拆除宽带 并且转网
投诉问题
套餐纠纷、霸王条款、虚假宣传
处理中
中国移动频繁骚扰推销高价套餐
一、事实经过 *期,中国移动工作人员(含外呼人员)多次主动致电机主,以各种借口推销高价套餐,存在以下严重违规行为: 1. 虚假宣传与误导诱导: 通过夸大套餐价值、模糊资费规则、混淆“升级”“优惠”“免费试用”等概念,引导机主误以为必须升级套餐或已经默认升级。 2. 强制消费与默认开通: 在机主明确拒绝的情况下,仍持续多次致电施压,甚至出现未经充分说明、暗示必需升级、试图诱导老年用户办理更高价套餐等情况。 3. 针对老年用户的消费陷阱: 明知老年用户不熟悉资费规则,却利用信息差误导其办理不必要或高价服务,性质恶劣,涉嫌利用弱势群体牟取利益。 4. 频繁骚扰、扰乱正常生活: 一月多次来电推销,明显属于违规营销骚扰。 以上行为严重影响机主权益,已经超出普通“营销范围”,具备明显的欺诈、强制诱导特征。 --- 二、相关法律依据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 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公*交易权。中国移动在未充分说明资费、故意模糊规则的情况下诱导升级套餐,属于侵犯这些基本权利的违法行为。 2.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 禁止经营者以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方式提供服务。移动的夸大、误导式话术,属于典型违规宣传。 3. 《价格法》第十四条: 明确禁止以欺*、误导的方式标示或解释价格,禁止强制服务、强制收费。 4. 《电信条例》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必须向用户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资费说明;不得强制用户接受不必要的服务。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整治骚扰电话的相关规定: 严禁电信运营商以“骚扰式推销”方式进行营销,中国移动频繁外呼属于典型违规。 6. 涉嫌欺诈(《民法典》第148条): 若运营商通过刻意隐瞒、虚构事实使用户产生错误认知从而办理套餐,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费用并三倍赔偿。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套餐纠纷、虚假宣传
处理中
中国移动擅自订购服务并扣费
我于2025年11月14日晚上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于中国移动(通讯)公司订购明星来电白银组合包B,非我本人意愿,侵犯了我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共扣了24.9元,在此希望退订此项服务并退还费用24.9元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收费问题、套餐纠纷
处理中
中国移动乱扣费且计费不透明
我都不知道怎么扣的每个月扣这么多。而且我自己算了一下全部也就129你是怎么给我算出158的?完全不合理。我要求赔偿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收费问题、服务态度差
处理中
移动业务员私自改套餐误导消费
2025年10月8号移动业务员私自更改手机业务。从130元业务改到150元业务。业务员误导消费承诺这是最便宜的套餐。移动存在欺诈误导消费者,要求移动赔偿,《消法》第55条要求“退一赔三”额外赔偿3倍套餐差价/额外扣费总额,不足500元按500元算。
投诉问题
收费问题、套餐纠纷、虚假宣传
处理中
中国移动套餐纠纷及退订诉求
侵犯到了我的权益,请帮我退订所有套餐。申诉人陈相因
投诉问题
资费不明、收费问题、套餐纠纷
处理中